五、奧義書
不害,不盜,貞行,仁慈,平正,容忍,堅定,節食,與清潔,此持戒十。

在《奧義書》(Upanishads)中,*自我(Atman)*是核心主題之一,其論點涉及靈魂的本質、宇宙的本源以及人類的終極目標。以下是《奧義書》中關於自我的主要論點:

(一)自我即靈魂(Atman)
《奧義書》認為,每個人內在都有一個永恆不變的靈魂,稱為自我(Atman)。
Atman 是不生不滅的,超越了肉體、思想和情感,是存在的根本。
例如,在《迦尼薩奧義書》(Katha Upanishad)中說:
> 「Atman 是無形的、永恆的,超越感官和心智,但能通過冥想和智慧被認識。」

(二)自我與梵的統一(Atman = Brahman)
《奧義書》中最重要的哲學觀點是:Atman(個體靈魂)與 Brahman(宇宙靈魂)是相同的。
梵(Brahman) 是宇宙的根源、一切存在的本體,而 Atman 是這個宇宙根源的個體化表現。
《查陀奧義書》(Chandogya Upanishad)中提到的名言:
> 「你就是那個(Tat Tvam Asi)」
(意指個體的自我與宇宙的本體是一體的)。

(三)自我與無知(Avidya)的遮蔽
人類因無知(Avidya)而迷失,錯誤地將身體、情感和心智視為真正的自我。
《奧義書》強調,這種無知導致了痛苦和輪迴(Samsara)。
真正的自我是超越這些表象的,需要通過智慧(Jnana)和冥想來實現。

(四)自我的本質是永恆與超越
自我(Atman)不受時間、空間、死亡的限制:
它既不生,也不滅,超越生死。
在《不生不滅奧義書》(Brihadaranyaka Upanishad)中說:
> 「自我是無形的、無量的,超越一切感官和變化。」

(五)通過認識自我來達到解脫(Moksha)
認識到 Atman 與 Brahman 的統一性是通往解脫(Moksha)的途徑。
解脫的狀態是擺脫了痛苦、輪迴與執著,進入與宇宙一體的境界
在《曼陀奧義書》(Mandukya Upanishad)中提到:
> 「當人認識到自我就是梵,所有的束縛將被解開,所有的恐懼將被消除。」

(六)自我需要內觀來發現
自我並非通過外在探索而得知,而是通過內在的自省與冥想:
冥想(Dhyana) 是認識 Atman 的工具,幫助人擺脫感官的束縛。
《塔伊蒂里亞奧義書》(Taittiriya Upanishad)中將自我比喻為一個藏於內心深處的秘密,需要通過靜心才能揭示。

(七)總結
《奧義書》對自我的論點可以歸納為:
1. Atman 是真實且永恆的靈魂,超越一切表象。
2. Atman 與 Brahman 是一體的,個體與宇宙本質相同。
3. 人因無知而迷失,需要通過智慧和冥想認識真我。
4. 認識自我後,人將達到解脫,超越生死與痛苦。
這一思想構成了印度哲學的基石,影響了瑜伽、吠檀多學派及佛教等後續哲學體系。

 

《奧義書》(Upanishads)是印度哲學與宗教文獻中的重要經典,屬於吠檀多哲學的核心經典之一。關於作者,以下是一些重要信息:
*作者的特徵
集體創作:
《奧義書》並非由單一作者撰寫,而是由多位聖人、智者(Rishis)在不同时期口述並傳承下來的。
這些智者主要是印度古代的宗教哲學家,他們通過冥想與思辨探索宇宙、生命與自我的本質。
匿名性:
大多數《奧義書》是匿名的,因為古印度的智慧傳統注重真理本身,而非作者的身份。
師徒傳承:
《奧義書》的內容最初以口耳相傳的方式保留,通過師徒之間的教導逐漸成為書面文本。

2. 與吠陀的關係
《奧義書》屬於吠陀文獻(Vedic Literature)的最後部分,被稱為吠陀的總結或「吠檀多」(Vedanta,意為吠陀的終結)。
它是吠陀文獻的「智慧篇」,意在闡述吠陀儀式之外的精神與哲學內涵。

3. 寫作時期
時期:
《奧義書》主要在公元前800年至前200年之間創作。
背景:
此時期印度社會進入了更深層的哲學與精神探索,對靈性與內在自我的思考取代了對外在祭祀儀式的專注。

4. 主要的《奧義書》
《奧義書》多達200部,但其中主要有13部被視為經典,稱為「主要奧義書」(Principal Upanishads),如:
1. 《布里哈德奧義書》(Brihadaranyaka Upanishad)
最古老且內容豐富,探索靈魂(Atman)與宇宙本源(Brahman)的關係。
2. 《查陀奧義書》(Chandogya Upanishad)
闡述「梵我一如」(Brahman = Atman)的核心哲學。
3. 《卡塔奧義書》(Katha Upanishad)
討論死亡與靈魂,包含與閻摩神的對話。
4. 《曼陀奧義書》(Mundaka Upanishad)
提到「梵」的本質與追求解脫的修行方法。
5. 誰是其“作者”?
 

儘管具體作者不詳,但《奧義書》的智慧被認為來自以下來源:
1. 聖人與智者:
他們通過冥想和靈性經驗獲得真理,並將其教導傳下。
2. 神聖啟示(Shruti):
印度教傳統認為,《奧義書》是神聖啟示的產物,不是人類創作,而是永恆真理的流露。
3. 集體智慧:
它反映了古印度多世代的靈性與哲學探索的集體成果。
 

總結
《奧義書》並非單一作者之作,而是印度古代聖人與智者通過冥想、體驗與哲學思辨集體創作的經典文獻。它屬於印度宗教與哲學傳統的最高智慧結晶,其思想至今仍然深刻影響著印度哲學和世界靈性探索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高夏梨 的頭像
    高夏梨

    覺夢工作室

    高夏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