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10709 關係 豐盛課程筆記(端宏)
關係中 你能看到原因還是只能看到結果?
在關係中會遇到的問題..期待與失望 / 溝通的困難 / 觀點大不同 / 做自己還是要顧及他人 / 分不清的界線 / 從屬關係 的不對等 (掌控與被掌控 / 依賴與被依賴)
不對等關係下 常見現象: 對自己生氣, 想結束關係
不對等的關係: 審視內在的憤怒(通常先是對自己來才是對他人; 通常有無法說"不" 的狀況.
華人世界的" 忍起吞聲"
被動攻擊: 委屈…隱忍不敢表達的憤怒, 轉以隱諱的方式報復
愛的表達方式: 心中是有愛的…但是表達與表現的方式卻不對
為弱勢的自己發聲, 情緒是會累積的…
不對等的關係會形成一方或雙方的 " 負面的情緒", 而每次的情緒事會累積的..
表達情緒的方式: 1. 不批判 2.具體的表達感受 3. 明確的講出內心的期待
方式:
1. 先收回指責 對事而不對人
2. 表達自己的感受, 表達是以"我" 開始 ---"探詢對坊的感受與想法 …以"我希望" 開頭(輔助...手指指向自己開始說))
3.向對方平穩而明確的講出內心的期待
沒有說再見的分離: "沒有說再見的分離…會形成一總難解的情緒
死亡是一種能量的轉移….從肉體到靈魂"
內疚是一 種情緒, 內疚是一種道德感的顯現, 適當地的道德感是允許的, 過度的道德感所引發的內疚則應該避免.
愛與被愛: 愛與被愛是每個人都需要的…但是如果附諸以愛為名的負擔則是種壓力.
有條件的愛: "以愛為名行情緒勒索 / 進行對對方 行為限制 之實
愛是無條件的情愫傳遞, 不是有設定條件的期待與索求.
拯救者: 當自己有能力幫人時, 也不要以拯救者自居, 因為當它人能因為接受協助固然是好, 但也可能會選擇留住在受苦的狀態裡…因為必須去學會它.
在生活中那些是該放下的?
情緒是種選擇, 可以選擇與好的情緒共舞,也可以拒絕與壞的情緒共處.
放下: "病痛:代表你心中有著甚麼事是讓你糾結著,不斷烤著的…
頭痛: 不適用的思維一直在腦海糾結.."